2022年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毛泽东思想笔记(七)

2022-08-20 00:00:00  来源:成人高考网

字号: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无产阶级领导的”指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

“民族的”指在内容上反帝,形式上带有民族特性,即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科学的”强调的是文化的科学内容。

“大众的”指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1、 没有合理合法的斗争形式可以利用。

2、 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知识点:

第一枪: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 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 城市工人力量相对弱小,必须发动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根据地,借此在长期的斗争中夺取革命的胜利。

3、 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一、南昌起义是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二、八七会议(1927):

1、 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

2、 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 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指出了继续斗争的目标,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四、三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知识点: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初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本上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表明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发展新道路问题上认识的飞跃。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要点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 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简介统治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独立性、空隙、大国)。

2、 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4、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5、 领导红色区域的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要紧”的条件。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

土地革命——基本内容

根据地——战略依托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网信息来源网络,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