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辅导讲义第五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4)

2022-08-24 00:00:00  来源:成人高考网

字号: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概述

1、含义构成

社会文化结构是由各种观念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及连结方式。

2、构成关系

各种观念形态内容、形式和作用不同,相互交叉、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结构。在现实文化结构中,多种性质的文化同时并存,其中反映和维护现存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直接决定文化结构的性质,并成为该社会的精神标志。

二、要素及其关系

1、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

2、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3、政治法律思想是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关的法律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念的总和。政治法律思想是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经济结构的要素。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思想是各种意识形态的核心。

4、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由超然自然实体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

5、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

三、社会文化结构的社会功能

1、社会结构角度——意识形态功能:一定的社会主流文化是维护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文化领域里的斗争往往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斗争。

2、社会进步角度——承载和传承文明的功能: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传递人类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经验。

3、认知功能:文化中包含的知识为人们知识和调控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4、教化功能: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物质载体,在社会中形成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培育和熏陶每一个人,发挥文化的教育作用。

5、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网信息来源网络,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